最具特色丨中山三院2个项目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资助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5-03-31

? ? ? ?近日,2024年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简称“四大慢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结果公布,中山三院2项研究成果成功获批,分别是黑子清教授团队项目“瓣膜病变风险预测分级分层研究”谢婵教授团队项目“基于‘肠道微生物-代谢轴’的乙肝炎癌演进过程中医证候分布、演变规律及生物学机制研究”

黑子清教授团队项目

项目名称:瓣膜病变风险预测分级分层研究

项目负责人:黑子清
? ? ? ?中山三院手术麻醉中心在学科带头人黑子清教授的带领下,于2019年启动围手术期专病数据库的建设和大数据挖掘研究。
? ? ? ?此次获批项目聚焦“瓣膜病变风险预测分级分层研究”,围绕瓣膜修复手术患者全病程风险预测和分层开展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前沿研究。
image-20250331095458-1
?

? ? ? ?首部国内专著《围手术期标准数据集》的问世,以及广东省地方标准《围手术期标准数据集采集规范》的立项,标志着中山三院手术麻醉中心团队在围手术期数据标准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为麻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 ? ? ?中山三院手术麻醉中心团队现已形成以围术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器官保护、细胞治疗及麻醉新药新材料研究为主的四大研究方向,2024年共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IF大于10分的高水平研究论文6篇。中心已建立起包含30万手术患者的20多个大样本专病队列,成功构建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脓毒症等多个器官损伤的预警预测模型,并本地化部署到手术麻醉管理系统中,为临床高危患者的管理提供围手术期的全程风险评估和辅助决策。

? ? ? ?本次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标志着手术麻醉中心团队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未来,中山三院手术麻醉中心将继续推动麻醉围手术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发展,致力于探索更多围术期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技术路径,造福广大手术麻醉患者。

?

?

谢婵教授团队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肠道微生物-代谢轴”的乙型肝炎癌演进过程中医证候分布、演变规律及生物学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谢婵

? ? ? ?在慢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研究中,中山三院感染性疾病科谢婵教授团队长期聚焦以下前沿方向:

◆HBV相关HCC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精准预警,结合生物标志物、影像学、免疫及代谢特征,提高HCC早期诊断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创新探索,利用肠道菌群-次生代谢物轴研究,为HCC个体化治疗提供新靶点。

◆新型抗病毒及免疫联合疗法,探索Peg-IFNα、靶向治疗、溶瘤病毒等与HBV免疫清除策略的优化组合。

? ? ? ?此次获批项目聚焦慢性乙型肝炎(HBV)相关肝纤维化、肝硬化到肝癌(HCC)进展的中医证候演变及多组学特征,探索基于中西医结合的精准防治策略,为高危患者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推动慢乙肝向肝癌演进机制的深入研究。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将为慢乙肝患者的早筛、早诊、早治提供更加精准的临床决策依据,也为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的标准化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 ? ? ?中山三院感染性疾病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长期致力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综合防治,在慢乙肝功能性治愈、HCC早筛、精准治疗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 ? ? ?此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不仅是对中山三院感染性疾病科研究能力的认可,更是推动中西医结合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未来,中山三院感染性疾病科将继续深耕慢乙肝-肝硬化-肝癌全程管理,探索新型治疗策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助力我国慢乙肝功能性治愈与HCC防治事业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肝脏健康,助力患者迈向无“肝”忧的未来。